
惨遭杀猪盘,印度给中企下了最后的“通牒”,要求在印度的中国企业必须交出“全部身家”,莫迪政府在全面对中国金融企业的全部盘查之后再次动手了。
这次中企没有退路,莫迪政府明显就是冲着中企的“钱袋子”来的,在印度的中企还有商量的余地吗?
在印中企捂紧钱包
前几天印度刚盘查完600家金融中企,其中500多家都被印度机构判定为“违规”,这次直接不装了,给中国企业送了个选择题。
据《印度时报》报道,在印度的中国手机厂商,比如OPPO、vivo、小米等等想要继续在印度做生意必须遵循莫迪政府给出的三个条件:
将公司核心管理层换成印度人士、使用本土的经销商、将产业链全部由中国搬到印度。
这三项拿出哪一项都是很难让人接受,作为西方控资的混合股权架构,OPPO、vivo等手机厂商想要反击的可能性不大。
印度最近在国内中企的“检查”力度不小,据相关人士透露,OPPO、vivo和小米已经开始进行内部改变。
三家都开始与卡邦、迪克森等本地的制造商准备后续的生产制造。印度给出的三个条件,前两项很好完成,无非是换生产商,换管理人才,但第三项就太敏感了,明摆着是要在中印之间二选一。
小米这边更换了外籍经理,vivo也从下月开始将部分印度城市的中方代理商换成印度的经销商。
这三家厂商在印度的没落几乎成了定局,如果听从印度的三项条件,那么除了品牌几乎其余都给了印度,相当于给对方培养出一个完整的生产链和管理体系,到最后还落不到好。
没有核心技术又被西方资本控制,在印度几乎是无法翻身,印度在企业上做到了“去中国化”,这和西方最近几年大力推动“打压中国科技”方向完全一致。
除了西方的影响,印度还有一个原因,他们本土对外国企业很谨慎。由于历史殖民主义的创伤,印度过去有段时间一直是闭门造车,国门打开后印度对外企的防备心还是很重,这种思想短时间内很难改变。
由于中企进入印度市场后凭借物品价廉的价格很快占领了市场,对本土的落后企业冲击很大。
看到中国企业赚钱,印度眼红的不得了,非得吐出来一点才行。
先前网络上就曾调侃过一句印度管理的话,“印度赚钱印度花”,基本进军印度的外国企业都曾有过叫苦不迭的经历。
去年小米就曾被印度盘过一次了,当时印度机构称小米公司违反了“外汇管理法”,他们认为小米公司向国外输送了大量资金,罪名是“洗钱”。
事实却是小米向国外汇出的是专利费,印度机构才不管这些,联合花旗、汇丰、德意志三家银行配合执行冻结了小米公司的550多亿卢比(约人民币48亿)。
后续印度执法机构调查后仍然认为小米存在“洗钱”的行为,这笔冻结的资产就没再归还。
印度甚至在经济上还有一种“强迫症”,认为企业的发展是可以通过干预实现兴盛与衰败的,政府调控经济的手段用的很频繁,加上对自由贸易的排斥。
所以一旦有外国企业发展的比本土企业好,印度就会出面干预,中国手机品牌的销售优势在印度就成了打压本土企业的利器,印度政府人员就经常去手机品牌的店里“喝茶”,严重的还会直接罚款。
只看眼下路
对于中企和印度本土企业,莫迪政府是非常矛盾的,因为印度本土的高端人才储备不足加上工业化水平低,在面对中企的生产供应链时十分依赖中企。
由于无法自行生产,印度本土企业的发展更加受限于人,所以不得不为了自身的利益去打压中企,以此稳固自身的利益。
说白点,OPPO、vivo这些手机品牌如果不是西方控资研究出自己的核心技术或许还能在这场“杀猪盘”中有翻身的余地,但现在说什么都晚了。
莫迪政府想要的不仅仅是就业岗位和技术资金链,甚至连中企在印度的本金都想全部捞走。为了一时的利益,难道印度政府就不怕舆论影响形象吗?事实是,印度根本不在乎,他们看到的是当下巨大的利益。
不仅是中企在印度碰过壁,就连俄罗斯也在这当过“冤大头”。去年俄罗斯在印度出口了一批石油,印度当时坚持用本国货币卢比结算。
结果俄罗斯手里拿着一大堆卢比花不出去,要想消耗卢比就必须再去印度消费,这算盘打的响亮,于是俄罗斯在后来的能源交易时宁愿用阿联酋的货币也不肯再用卢比了。
拿自家“金主”开刀,印度做的事也是没谁,从莫迪喊出“印度制造”开始,将近三千多家外企来到印度之后再次跑路,如果能用外企做跳板恐怕印度的经济早就起飞了。
不至于到现在为止,还在做这些只顾眼前利益的打算,再加上印度民族主义思潮一浪接着一浪,OPPO、vivo、小米这些中企也只是率先被宰的肥羊,接下来莫迪为了拿到选票还会做出更多的动作。
为了炒作中印关系,这些只是“开胃菜”,表面上看是让中企做选择,事实上只是在逼迫对方向印度市场妥协,印度的人口市场太庞大了,哪怕是基地的利润也能靠体量获取可观的收入。
若中企撤出印度,那正好给了西方资本炒作的空间,中国企业在印度的资金被收走了,产业链和渠道留在印度了,只等西方来填补产能的空白。
结语
在西方的吹嘘下,印度也开始玩起了“纸上繁荣”,不断往自己脸上贴金,宗教武装的思想真是恐怖,中国想交朋友,印度却想着玩“杀猪盘”。
只能说印度不是一个值得交的朋友,打着自由选择的口号,却做着掠夺的糗事。
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跟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资料均来源于网络,本文作者无意针对,影射任何现实国家,政体,组织,种族,个人。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本文作者就以上或相关所产生的任何问题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直接与间接的法律责任。
